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布局高技术制造业,抢占竞争高地。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创新意识,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引领能力;还要构建创新生态,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
一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对整体投资平稳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技术产业的诸多组成要素之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高技术制造业,其已作为工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布局高技术制造业,抢占竞争高地。高技术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以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但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仍是我国这一产业面临的一大痛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化解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痛点,充分激发其创新活力,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不断增大。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国外技术垄断、封锁,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从价值链来看,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从相对下游向具备更高附加值的上游迈进,但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对此,应多措并举。
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要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的顶层设计,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基础研究的发展送去“及时雨”。要全面梳理高技术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在共性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的“卡脖子”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汇聚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各方优质资源,合力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营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科研环境,鼓励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善打“攻坚战”,激发基础研究的创新活力。
另一方面,要增强创新意识,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引领能力。创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第一驱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强,产业才能强。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要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落实好各项创新激励政策,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全力强化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研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立“灯塔工厂”,并以此为标杆,通过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做好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指导工作,助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此外,要构建创新生态,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科技创新不可能只依靠企业“单打独斗”,需要打破创新孤岛,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体化技术创新生态链,实现产学研用上下联动。积极搭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采取“联合开发、成果共享”的模式,聚焦“高精尖”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